陕西医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肾病三法”与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1]是指由多种致病原因所导致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蛋白漏出较多且不能充分重吸收而大量丢失,从而出现血液低蛋白、高度水肿、血胆固醇增高等一系列症状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传统中医学[2]对类似于肾病综合征这样水气肿胀疾病的认识、论述很多。《黄帝内经》称之为“水”,《金匮要略》归纳为“水气病”,《丹溪心法·水肿》则把水肿二分为阴水、阳水。认为外邪、饮食、劳倦导致肺的通调功能、脾的传输运化、肾的开阖功能以及膀胱的气化功能受损不利,水液潴留泛滥而导致水肿。这些中医学对于水肿(肾病综合征)发生的病理认识,相对西医而言是比较模糊的。

1 传统中医学对肾病的认识和“肾病三法”

传统中医学没有肾病综合征这样的病名,从肾病综合征的初起表现看,类似于中医学的“风水证”。而随着病程的演进,根据其表现归类于“水肿” 则更为合适。《黄帝内经》以及《金匮要略》对水肿这一类疾病已经有了比较详尽的分类和认识。中医学理论认为,肺有宣发肃降功能,若雾露之溉,为水之上源。脾的运化功能而治水如枢。肾主气化,决水如渎,《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三藏(三焦)功能和水湿之患,确实存在很重要的关系。朱丹溪二分水肿为阳水、阴水,使水肿的临床辨治更容易掌握。张景岳也认为,水肿的治疗应该从肺(宣肃)、脾(运化)、肾(气化)三藏着手。这种认识是正统地源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治疗思路。目前绝大多数中医医家也是循着这个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但从临床实际看,疗效有待提高,而且辨证处方繁复,不易掌握。

我们根据家学渊源相传的水肿治疗经验[3],充分学习领会中医先贤以及传统经典治疗水肿的不同理论认识,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融汇了西医学的病理研究成果[4],经过长期的临床实验、总结、提高,归纳出了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肾病三法”[5,6]: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培补肾精。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过程中,此三法是贯穿始终的。但是,具体“三法”的侧重亦需随病情的变化、病程演进有所侧重、有所调整。一般情况,肾病综合征初期和已服用过糖皮质激素的病例,需重点强调清热解毒法的使用,在内热明显消退、尿蛋白转阴以后,特别是最后3个月的善后治疗,培补肾精法则必须放在首位。而活血化瘀法亦需随瘀血表现的轻重以及病程长短,灵活调整其组方权重。

我们在“肾病三法”指导下进行了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的研究,对纯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进行了深入探索,对“肾病三法”中医药治疗下激素的快速减量探索总结了一些新方法。从科研查新的结果来看,是比较新颖而且有一定临床价值的。

2 现代医学肾病常规治疗中的激素应用

西医学对肾病综合征[1]的认识要更加细致入微。从病因来说可以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中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多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包括紫癜性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类型。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以及分子屏障作用受到损伤,蛋白质大量漏出导致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远远超出了近曲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最终形成含有大量蛋白质的尿液排出体外,造成血液低蛋白最终导致水肿。

基于这种认识,西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时候,除了利尿消肿的对症治疗外,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来减少尿蛋白。常用药物即糖皮质激素。一般使用方法和原则如下[1]:①起始需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kg·d,口服,一般使用8周,必要时延长至12周;②减药宜缓慢: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剂量当减少至20 mg/d左右时,症状容易出现反复,减量应更缓慢;③长期小量维持:最后阶段用最小有效剂量10 mg/d,一般维持半年左右。服用方法可采用全日量顿服,维持用药期间可以2日量隔日一次顿服。

临床实践上,为了方便服用和减量,激素的使用和用量的增减基本上是以5 mg/片为单位进行的。我们观察在不使用中医药的情况下,激素除了减量至20 mg/d左右时症状容易出现反复外,出现感染后症状则随时都会反复,都要恢复至起始用量待尿蛋白转阴后再继续减量。因此,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程,一般都在1年以上。数年不能停药的亦不罕见。而在中医药“肾病三法”治疗之下,无论是不使用西药的纯中药治疗还是使用了西药激素以后的治疗效果以及疗程长短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看,中医药治疗肾病都是有明显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