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开窍”学说与西医理论的对立统一及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很多医学观点是不同的,但是部分理论又是相统一的。本文以中医“五脏开窍”学说为例,探讨其与西医理论的对立统一关系,并简单介绍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应用中医学说来阐述西医学内容。
中医“五脏开窍”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其对五脏与人体官窍的关系进行了一定概括: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意思是人体五脏和官窍在生理及病理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五脏功能的强弱及疾病可在相应官窍上有所反映,同时在五脏官窍上施治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疾病。那么,中医学的这些理论与西医观点有何异同?在西医学教学过程中能否引用这些观点?如何引用?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1 西医学教学中引入中医学说的意义
1.1 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笔者是一名卫校教师,任教科目主要为营养学、预防医学以及疾病学概要等。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偏小,自主思考能力较差,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对于教师课上所讲的知识点,学生往往以识记甚至背诵为主,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当问及肝脏功能时,很多学生并没有想起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以及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脱口而出的往往是“肝藏血”。由此,笔者思考既然学生对背诵过的知识比较熟悉,而这些知识一般是中医学说,所以教学中应该可以从中医学说切入,通过中医与西医相似或相悖的理论来引导学生学习西医学知识。
1.2 学生加强学科联系、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的要求
中职生理论基础薄弱,而医学知识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比较烦琐、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若教师将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一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三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构建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1.3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的要求
从哲学角度分析,中医和西医属于医学统一体中对立的两个方面。西医治疗手段往往比较直接,通过杀菌、放疗、手术等方法治疗疾病,对器质性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治疗手段往往比较柔和,通过调理整体功能、补益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对功能性疾病可长期治疗。但是,中西医之间并非绝对对立,而是有着共同的敌人——疾病,也有共同的目的——维护人类健康。如果把医学与疾病之间的矛盾看成是主要矛盾、外部矛盾,那么中医与西医之间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内部矛盾,中西医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现阶段中西医关系应以互根互用为主,以对立制约为辅[1]。在教学工作中,不把中西医分割开来而是辩证地联系起来,这是培养当代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本要求。
2 西医学教学中引入中医“五脏开窍”学说
2.1 肝开窍于目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篇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说的就是肝和目的关系;公元7世纪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雀目”有较详细的描述;唐代孙思邈根据“以脏补脏”理论,首用猪肝治疗“雀盲”取得效果[2]。在西医学教学中,哪些理论与之相一致,能引用“肝开窍于目”这一说法呢?
一方面在营养学上,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眼内感受暗视觉的感光细胞(杆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因而出现黄昏时视物不清的夜盲症,而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就是动物肝脏。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改善症状,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膳食中适当增加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在这一理论讲解过程中,因为眼睛和肝脏是两个不同系统的脏器,而感光物质又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记忆比较费力,这时引入“肝开窍于目”的说法,则能唤醒学生对曾经背诵过的经典学说的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在内科学上,当肝脏功能下降时,不能很好地把难溶于水的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结合胆红素排出体外,患者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则会出现皮肤、巩膜发黄现象。轻度黄疸患者观察皮肤往往难以判断,最好的方法是观察巩膜。一言以蔽之,巩膜黄染是肝病的一个信号。另外,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原则是注意早点休息,不能熬夜,熬夜则伤肝。这些均与肝目相关的说法一致,均能引用中医“肝开窍于目”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