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西医治疗现状

0 引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等因素使动脉内膜发生粥样改变,管壁增厚弹性降低,进而导致官腔狭窄、闭塞,发生的肢体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肢体缺血、缺氧,甚至溃疡或坏疽。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此病多见于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1]。2010 年全球有约2 亿ASO 患者,与2000 年相比增加了25%,特别是在低收入/ 中等收入国家[2]。 ASO 的危害主要是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导致患者终生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4],其治疗目标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尽可能保留肢体的运动能力[5]。王深明[5]认为,对于ASO 患者行血管腔内治疗后仍需药物治疗。ASO 属于中医学“脱疽”、“脉痹”范畴。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源远流长。

1 西医学对ASO 的研究进展

1.1 ASO 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ASO 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致病,其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慢性肾病及高龄等[6]。有研究显示,三种或更多因素的存在使ASO 风险增加10 倍[7]。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吸烟。据调查,80%ASO 患者有吸烟史,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无吸烟史患者高2 倍[8,9]。其次是高脂血症,增加了ASO 患者死亡风险[10]。目前,ASO 相关研究渐已深入,但其发病机制仍未阐明。现有学说主要有脂质渗入学说、内膜损伤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增殖学说、慢性炎症学说、人巨病毒感染学说。本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坏疽。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初步诊断[11]。

1.2 西医学治疗ASO 现状

西医学对于ASO 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开放手术治疗、血管腔内治疗、杂交手术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肢体缺血、抗凝和溶栓。除戒烟、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注意肢体保暖、加强运动等一般治疗外,其治疗药物主要有:(1)抗血小板药物,是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HA/ACC)指南推荐用药[12], 具有抑制血小板的激活、扩张血管平滑肌及抗炎的作用[13],可有效改善有症状性血管病患者的生存率。(2)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供,减轻疼痛;(3)溶栓药物:可疏通血管、增加血流灌注,有利于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修复和斑块的稳定;(4)抗凝药物:可防治血管内血栓形成。

血管腔内治疗是治疗ASO 的主要手段[14],主要包括: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术、SilverHawk 斑块切除术、激光血管成形术以及超声消融术等。PTA 与支架植入术是目前ASO 的一线治疗方法[15]。药物涂层支架(DES)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成为近年来ASO 腔内治疗的新热点。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16],但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研究显示术后1 年再狭窄发生率达40%~60%[17]。

开放手术治疗主要有:动脉内膜剥脱成形术、 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自体血管转流术等,此类手术有创伤大,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高,排异反应,人工血管感染等的缺点[18]。

杂交手术治疗:杂交手术是一项将血管腔内治疗与传统旁路术相结合的新型手术治疗方法,融合了心血管内外科优势并结合医学影像学的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9,20]。

2 中医学对ASO 的研究进展

2.1 中医学对ASO 的认识

ASO 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脉痹”、“脱疽”范畴。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脉痹”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涩曰痹”,是指ASO 的发病早期,即ASO 临床分期[21]中的一期及二期,此时尚未发生肢体破溃、坏疽。《灵枢·口问》曰:“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脉痹的病机是正气虚,外受风寒湿三邪。“脱疽”是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指(趾)节坏疽脱落的周围血管疾病[22],即ASO 临床分期[21]中的三期,首见于《灵枢·痈疽篇》谓“发于足指,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首先记载了脱疽的发病部位、颜色以及预后情况。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疽者,五脏不调所生也……故积聚成疽……发于足趾,名曰脱疽”,认为脱疽病因为正虚后感受寒邪,元代齐德之沿袭此说。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曰:“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认为脱疽病机为外腐内坏。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曰:“脱疽,是脾经积毒下注而然”,认为脱疽病因为脾经积毒下注。清代何梦瑶《医碥·痹》曰:“外感之寒湿能痹,岂内生之寒湿不能痹乎”,认为脉痹病机是内生风、寒、湿、热袭于脉。随着痰淤理论的发展,现代医家认为本病多与气虚血瘀、痰浊凝滞有关。而中老年人,先天之肾气已衰,后天之脾胃亦弱,加之思虑过度与膏粱厚味,损伤脾胃,容易产生痰浊。气为血之帅,气行血则行,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则气虚血瘀,与痰浊互结,阻塞脉道,肢体失于血液濡养;外因体虚受寒、寒凝血脉,脉道不利,血气凝涩,则血脉涩而不通,不通则痛,内外互加而发病。故现代医家认为活血化瘀应贯穿ASO治疗的始终,并辅以益气温阳以生血活血、散寒通络化饮[23,24]。